随着经济的发展,私家车越来越普及,上班族几乎人手一辆代步,如果是自己开车出游,那产生的费用毫无疑问自己承担,但现在很多人开着自己的车,办着公司的业务,比如跑客户、跑工厂、跑银行、跑税务局.....这部分费用怎么处理?
通常企业会有一定的补贴或报销政策提供给员工,在这里有三种较常用的私车公用处理方案,来看看你们公司用的哪一种? 一、租入个人机动车租入企业 实务中,可以选择将个人机动车签订租赁协议,租入企业,为了节省开支,为了不去开具租赁发票,会选择签订无偿租赁合同,机动车租赁期间内,将机动车的合理费用支出报销计入企业费用。 风险:无偿租赁,机动车相关费用报销,但不能在所得税税前扣除; 二、企业设立交通费补贴 无论员工是否有机动车,企业私车公用员工发放相应的交通补贴,例如普通员工交通补贴500元,中层经理交通补贴1000元,总经理及以上级别补贴2000元。 缺点:交通补贴计入工资,会影响员工的个税和社保基数计算。 优点:若企业有相应的补贴政策,可直接发放,不用发票入账。 三、企业建立交通费用报销制度,根据票据据实报销 1、根据取得交通发票,据实报销; 2、设定报销标准,普通员工600元/月,中层员工800元/月,老板1000元/月。 缺点:
以上三种企业私车公用费用报销场景,对于机动车相关费用计入企业开支,不同的处理方式,存在不同的风险点。实务中,私车公用发生的费用扣除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: 1、是企业与员工签订租赁合同,约定使用员工个人车辆发生的相关费用由企业承担,若无偿使用但费用在企业列支将会产生税收风险; 2、是企业租赁员工车辆的租金支出和承担的费用,应取得发票(员工车辆租金可以申请代开动产租赁发票); 3、是费用支出属于企业使用汽车发生的费用,如果该由员工个人负担的费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。 小贴士:提到税务风险,服宝必须要安利畅捷通好会计的智能风险检测,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,使用金三系统相同原理进销预先防控:税负波动测算、进销稽查核对,税务风险提早预防!
关于私车公用,服宝这儿有份建议方案,给各位小伙伴们参考: 一、签订租赁合同合同,租入员工机动车,明确车辆的使用情况及其费用分摊方式。 ① 约定租金,额度不超500元; 个人所得税:财产租赁所得,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减除费用800,可不用交个税; 适用于个人的增值税起征点政策,按次(日)纳税纳税每次销售额300-500元。可不交增值税。 (个人代开发票时,不用预缴增值税,不用交个税) ② 明确机动车费用范围、机动车保险责任等、费用分摊(企业承担)等内容。 二、建立机动车使用、报销制度,做好车辆使用记录; ① 建立公务车使用制度,做好车辆使用记录,可以制定《公司租用车辆使用管理》,明确车辆使用流程、审批流程; ② 建立交通费报销体系,机动车发生的汽油费、过桥费、停车费等费用,可以计入企业费用支出。员工凭票据实报销。 (车辆保险费、非办公用车的维修费不能报销,即使报销也不能在所得税税前列支扣除) 官方热线:400-1565-661 扫码免费试用好会计:
好会计免费试用专属链接地址:http://h.chanjet.com/?a=bjhzhl&c=bshkj1&p=59 |